摘要: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以救济性资助为主,主要强调经济上的帮困,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重“给予”轻“回报”等问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既解决了贫困生的暂时困难,又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贫困生;救济性资助;发展性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9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扶助贫困大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现行的以救济性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大学生最迫切、最基础的生存问题,对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事实上,贫困生面临的不仅是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在学习、个人能力、环境适应及心理调适上的困难,越来越成为困扰和制约贫困学生发展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从帮助贫困大学生经济脱贫到帮助其心理解困和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救济性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资助”轻“育人”,资助的最高价值流失
目前,各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旨在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费用和基本生活必需费用,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资助行为本身所具有的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却没有被认识到,学校没有很好地把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使资助偏离了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这个主题[1]。实质上,贫困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因贫困导致的心理上的重负、人际交往的障碍以及能力发展受挫等方面的困境,更会妨碍其健康成长。因此,帮助贫困生成为精神独立、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高价值向标。
2.重“管理”轻“服务”,缺乏贫困生的有效参与
长期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沿用了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重视对贫困生的“问题管理”,强调资助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忽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兴趣及创造性,资助工作者“高高在上”,贫困生处于被动位置,导致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不高。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为贫困生服务的,一切活动应以贫困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贫困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帮助贫困生满足需要,摆脱困境,获得全面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资助效益。
3.重“给予”轻“回报”,缺乏对受助学生的相应约束机制
当前,全社会合力支持和参与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有效地保障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但目前这种救济性资助多是对贫困生的无偿给予,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容易伤害资助者的热情。这一缺陷同时也容易促使贫困生滋长“等、靠、要”和“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等不良风气,部分贫困生在利益驱使下诚信度降低,社会责任感缺失,感恩意识薄弱。因此,救济性资助虽然解决了贫困生的物质生活困难,但由于缺乏对贫困生相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不利于贫困生进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和长远发展。
二、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发展性资助理念,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下,具体切实地解决资助对象的发展可能与资助对象的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培养和谐发展的人[2]。这种资助模式突破了现行资助体系的局限性,能够满足贫困生各种层次的需要。既保证了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个人的努力和发展状况相匹配,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引发的思想负担、心理困惑和能力欠缺等问题[3];既解决了贫困生的暂时生活困难,又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对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是在救济性资助的主体框架下,在充分满足贫困生保障性需要的前提下,以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贫困生的发展性需要,促进贫困生在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资助。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一切着眼于贫困生的良好发展,重视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并建立贫困生的行为约束机制,保证了资助体系的良性运行和资助工作的育人效益。
三、对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构想
1.强化育人功能,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最初关心的是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上不了大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救济性资助和日常事务的操作,如贷款申请程序管理、贫困生信息库管理及助学岗位管理等方面。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项工作不但应帮助贫困生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而且还应全面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并从长计议,尤其要对贫困生能力的扶持、心理的疏导及品格的历练等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免其再入困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和尊重贫困生、促进贫困生的发展作为资助工作的第一要义和根本目的。如何将贫困生培养成知识全面、能力过硬、心理健康和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思想道德素质是贫困生自身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应通过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辩证地认识贫困问题,树立自强自立、奋发拼搏的精神,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4];应鼓励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在奉献社会中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接受自我,悦纳自己,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以阳光的姿态挑战生活的困难;要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为他们提供信息与服务,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生存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倡导贫困生通过自己能力的提升去创造价值,彻底解决自身及家庭的贫困问题。
2.增强服务意识,引导贫困生成长成才
贫困生的基本需要不仅有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还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因此,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从对贫困生物质方面的直接关照扩大到帮助其社会化、心理调整和自助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为贫困生的现实生活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是提供物质性保障,建立贫困生社会服务机制。经济困难是贫困生首先面临的生活问题,高校应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及社会捐助等资助方式,有效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建立学生社会服务机制,鼓励贫困生通过社会服务获得资助,既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又能促进贫困生在心理、交往、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得到锻炼,增强他们的“反贫困”能力[5]。
二是给予精神性支持,促进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贫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不够成熟的阶段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常常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惑与冲突。资助工作者应及时地为他们提供鼓励和帮助,在其产生困惑时给予他们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疏导,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克服怨恨、依赖及悲观等不良心理,激发其自我解困意识,引导其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三是加强能力型帮扶,帮助贫困生实现自我价值。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和教育较落后的地区和家庭,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活动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这些都使贫困生难以真正独立。资助工作者应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辅导,提高贫困生薄弱学科的学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加强其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提高贫困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3.搭建实践平台,发展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切实提高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从而为摆脱自身贫困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首先,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助能力。高校应不断拓展勤工助学渠道,并提升勤工助学岗位的层次,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解困的机会。高校还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帮助贫困生寻找合适的实习岗位,使每一个确需资助的学生都能有一份助学工作。贫困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实现自我资助,既有助于其培养自强自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有助于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培养贫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让贫困生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自我决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竞争意识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尤其要开展专门面向贫困生的专题活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获得充分的锻炼和更大的自信。
最后,培养贫困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就业是贫困生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重要标志。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贫困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胜任能力,并给贫困生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就业知识指导,帮助贫困生分析自我,了解社会,制定职业目标和生涯规划,逐步提高就业竞争力,日后能够由学校顺利走向社会。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贫困学生的首创精神、创新能力、岗位就业能力及综合性能力,使他们初步形成开创性个性,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更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总之,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践来看,仅仅开展救济性资助只能解决贫困生的一时之需,不能真正解决其贫困问题。发展性资助是一种将经济资助、心理引导和能力扶助等结合起来,着眼于贫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全新资助模式,具有以人为本性和将来指向性的特征。但是,发展性资助只有建立在救济性资助的基础上,才具有发展的基础,也才能够成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1]周文华.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 重庆工商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桂富强.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 成 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7.
[3]王中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 高教 探索,2012(4).
[4]叶华松. 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12).
[5]刘恒新. 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M]. 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37.